当前位置: 首页   >   学习资料   >   正文

安源路况工人运动-刘少奇为工人出头一身是胆

作者:    信息来源:机械工程学院    发布时间: 2021-07-04

讲述人:邱文杰

大家好,我是机械工程学院新汽班的邱文杰,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党史故事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-刘少奇为工人出头一身是胆

今天,围绕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周边,分布着一批与罢工斗争有关的历史建筑,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与讲述者,其中一座建筑在路标上有两个名字,它正式的名字是安源公务总汇,另一个名字是谈判大楼。

1922年9月16日,路矿当局要求工人俱乐部派一名代表到公务总汇谈判,刘少奇作为代表,只身赴会。谈判室内,一张长桌,五人早已坐定,刘少奇对面坐着的是戒严司令、赣军旅长李鸿程,其他四人分别是矿长李寿铨、副矿长舒修泰、总监工王鸿卿和安源商会的代表。谈判桌上敌强我弱,局势对于刘少奇不利,但刘少奇沉着应对。面对路矿当局试图以武力逼迫工人复工的阴谋,刘少奇请他们先看看楼外。楼外,数千工人将公务总汇团团包围,路矿当局见识了工人的强大力量,再不敢有丝毫妄动。

这便是安源公务总汇又被称为谈判大楼的由来。刘少奇参加谈判时只有24岁,工人们说刘少奇“一身是胆”,后来,工人们自编了一首长篇叙事歌谣《劳工记》是这样描写刘少奇的:“明知山中出猛虎,岂肯贪生又怕死。偏偏要向虎山行,贪生怕死枉为人。少奇下了坚决心,特到安源办工运。任他把我为难甚,不畏汤火与刀山……”

1922年9月18日,经过谈判,路矿当局与工人代表达成了十三项协议,其中承认工人俱乐部有代表工人的权力,并提高工人工资,罢工以工人取得完全胜利而结束。

Copyright 2011-2020 新利18官网登录电脑版 版权所有

Baidu
map